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全力推进“互联网+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模式,促进事业发展、提升服务质效的同时,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市委网信办关于网络安全的各项要求,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强住房公积金系统网络安全管控,提升防范化解重大网络安全风险能力,确保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的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切实保障缴存职工个人权益,提升缴存职工的安全感,增强全市住房公积金系统的公信度。
一、拧紧网络安全工作“责任阀”
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成立了固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完善《固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制度》《保密工作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管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实现责任到人。把数据安全贯彻公积金事业发展、服务民生全过程,积极开展信息安全检查与整治,打造符合住房公积金业务特性及发展的数据安全体系,在推动数据开放共享的同时高效保障数据安全及缴存人的合法权益,筑就公积金业务数据的“铜墙铁壁”,坚决守护好所有缴存职工的“钱袋子”。
二、织密保护缴存职工个人信息“防护网”
为切实加强全市住房公积金系统信息保密工作,强化干部职工对法律风险和工作风险的管控能力,增强数据安全责任意识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建设严守法律的高素质住房公积金干部职工队伍,促进缴存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心召开保护个人隐私专题学习会,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重点学习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和条件、信息处理者的信息安全保护义务和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保密义务等内容。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认识到个人隐私信息保密的重要性和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危害性,提高在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中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筑牢依法办事的思想防线,为更好地保护缴存职工个人合法权益、增加缴存职工安全感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强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组织网络安全知识学习、提升职工整体素质的“软约束”,以及明确业务系统数据使用权限和适用范围、全程跟踪和记录业务操作、加强技术防控的“硬约束”,双管齐下,业务操作更加规范化、安全保障更加全面化,切实织密缴存职工个人隐私信息“防护网”。

三、筑牢业务风险防控“防火墙”
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人控、机控,以风险防控的各项具体措施筑牢安全“防火墙”。一是每月利用电子稽查工具对全市住房公积金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业务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检测和排查,梳理疑点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压实整改责任,全力推进整改,并向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管处报送进展报告,今年以来,中心共将15130笔疑点问题逐笔审核整改后放入白名单管理;二是积极使用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采取多种措施落实监管平台风险点整改工作,充分发挥“监管资金安全、服务群众办事、赋能地方发展”的职能。安排专人每天登录监管服务平台,统计收集系统筛查出的风险点,结合电子稽查报告中风险疑点数据进行梳理分类,对照监管服务平台工作流程,及时处理,不留死角。三是严格落实安全评估、监测预警、应急演练、事件处置等机制,强化安全监测、数据加密、数据脱敏等技术保护措施,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切实增强住房公积金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坚决防止数据被入侵、泄露等事故发生。
